1018日报.jpg wb.png 1018京郊.jpg 1018晨报.jpg 微信截图_20171018091849.png 1017信报.jpg wz.png yy.png sdjsb.png U020160203609996595816.jpg xwyxz.png U020160203615056483362.jpg dxs.png
民生看点
字号调整: A- A A+
京津冀首次联审玉米品种
2017-03-10 09:27:37北京日报
发布时间:2017-03-10 09:27:37 文章来源:北京日报 网络编辑:杨森
【导语】北京市种子管理站副站长张连平介绍,此次参审的3个夏播玉米品种,经过在京津冀三地两年的区域试验、一年的生产试验,以及对其抗病性等专项鉴定试验,是从33个夏播玉米品种中成功选出的。

  历经3年的培育及试验,昨日上午,经京津冀三地专家联合审定票决,“NK815”以其高产、稳产、抗病害等优秀表现,从3个参审品种中成功胜出,成为京津冀三地首次联合审定的唯一一个夏播玉米品种。    昨日上午9时许,京津冀一体化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一次玉米专业委员会会议在大兴区星月湖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会上,针对参审的“NK815”“CY418”“天塔619”3个夏播玉米品种的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及专业试验等情况,以及3个品种的丰产稳产性、抗逆性、品质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并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最终“NK815”通过初审,其余两个夏播玉米品种未获通过。

  北京市种子管理站副站长张连平介绍,此次参审的3个夏播玉米品种,经过在京津冀三地两年的区域试验、一年的生产试验,以及对其抗病性等专项鉴定试验,是从33个夏播玉米品种中成功选出的。

  3年来,三地对主要农作物品种的审定包括夏播玉米、冬小麦、水稻品种联合试验,参试品种共73个,安排试验点92个,其中夏播玉米品种联合试验参试品种33个、试点36个,冬小麦品种联合试验参试品种24个、试点41个,水稻品种联合试验参试品种16个、试点15个。

  通过此次评审的“NK815”玉米,据试验结果的平均值,其在京津冀早熟夏玉米区出苗至成熟104天,比对照目前主要种植的“京单28”晚熟1天。区域试验亩产744.4公斤,比对照“京单28”增产7.5%;生产试验亩产641.8公斤,比对照“京单28”增产4.8%。

  记者 张淑玲

  原标题:京津冀首次联审玉米品种

微信图片_20171018092617.jpg

北京日报新闻热线:65591515 北京晚报新闻热线:85202188 广告刊登(声明公告类):85201100 北京日报网热线:85202099

京ICP备16035741号 京新网备2010001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02440037号 北京晚报读者俱乐部服务热线:52175777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